国史迹·冈丰城迹

高知县立历史民俗资料馆:首页国史迹·冈丰城迹

冈丰城迹

冈丰城迹位于南国市冈丰町八幡,俗称冈丰山之上。作为高知县有代表性的旧城遗址之一,于2008年7月28日,其中的一部分被划为国家指定的史迹“冈丰城迹”。它是代表四国的战国时代的武将长宗我部氏的居城旧址。


冈丰城迹 航空攝影

冈丰城迹 模型

在香长平野散布着很多丘陵,而冈丰山便是其中之一,冈丰山的山体由蛇纹岩构成。海拔为97米,此山从东侧至南侧斜面呈大幅度倾斜之势,北侧斜面渐缓,西侧则有诸多海拔49米的小丘陵延绵。南侧斜面下方是川流不息的国分川,从西到南为湿地。据推测当年筑城之时,这一带便已经存在着湿地,成为天然要塞。北侧由较低的山脊与四国山地相接,却又被县道(旧国道)所分割,并且因为过去的公园化修建了通往山顶部的公路等,不得不令旧城遗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冈丰城迹的挖掘调查,作为附随建设高知县立历史民俗资料馆的周边环境维修的重要环节,县史遗迹维修之前进行了确认调查, 1985年到1989年进行的第1~5次的挖掘调查是由国库补助的,1990年的第6次挖掘调查是则由高知县教育委员会实施的。

调查分为史迹部分的诘、二之段、三之段和四之段来进行的。诘确认了石板残留结构、基石建筑物遗迹和奠基的残留结构;三之段确认了野战工事、石头累积、基石建筑物遗迹和台阶状的残留结构等。另外,还出土了大量的土师质土器、进口的陶瓷器、以及刻有年号的瓦片等。

这些残留结构是按照挖掘调查的成果,在不改变旧城遗址的现状的前提下,边进行砍伐和栽种,边向残留结构填土,从而使出土状态得以复原。
修建冈丰城的年代虽然不明,但推测为从15世纪后期开始,包括1508~1509年(永正5~6年)的落城时期(长宗我部元秀时期),直到大高坂城迁移的1588年(天正16年)左右而保存下来的遗址。

漫步冈丰城迹的详细内容请从此处链接
长宗我部元亲木造坐像

县级指定
长宗我部元亲木造坐像
藏于高知市秦神社

长宗我部氏的家徽

长宗我部氏的家徽
圆形七叶酢浆草

长宗我部氏/第21代首领
长宗我部 元亲(Chosokabe Motochika)
元亲出生于1539年 (天文8年),是长宗我部国亲的长子,出生地为冈丰。
国亲在其他的战国群雄割据之时,在军事和外交上发挥了出众才华,坚实地扩大了他的统治范围,但是在1560年 (永禄3年),为了争夺土佐中央地区的霸权而与本山氏进行激烈交战之时突然暴病身亡。随即,由元亲继承其位,元亲成为了长宗我部家的第21代首领。
此后,元亲继承了其父遗志,与本山氏继续奋战并赢得了朝仓城,把土佐的中心收入掌心。另外,本山氏、安艺氏、津野氏等及其他的有力之士相继投降或是阵亡,在1575年 (天正3年)元亲终于完成了土佐统一的大愿。

出土文物

最终部分 基石建筑物遗迹、石板残留结构(复原)

最终部分 基石建筑物遗迹、石板残留结构(复原)

从旧城遗址中,与瓦片和土师质土器片一道,还出土了青瓷、白瓷和被称为釉下蓝的进口陶瓷器片,还有濑户、备前、常滑等国产陶器片,以及青铜、铁制品、钱币等。另外,还出土了刻有年号的瓦片、火绳枪的子弹和与信仰有关的古物、铁制品和钱币。


出土文物
天正三年铭瓦

天正三年铭瓦

通过此瓦片可以推测出,在长宗我部元亲统一土佐国的1575年(天正3年)之时,进行过大规模地修复。在瓦片上刻着“おかう之御…”、“瓦工泉州…”、“…天正三年”、“□□…”。

犬形土制品

犬形土制品

子弹

子弹

咨询处

高知县立历史民俗资料馆
邮编:783-0044 高知县南国市冈丰町八幡1099-1
TEL.088-862-2211 FAX.088-862-2110

利用邮件咨询者请链接

咨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