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縣立歷史民俗資料館:首頁 > 國史跡‧岡豐城跡
岡豐城跡,位於南國市岡豐町八幡的通稱岡豐山處。是代表高知縣的一個城跡,其一部分於平成20年7月28日成為國指定史跡「岡豐城跡」。是代表四國的戰國時代武將長宗我部氏的居城遺跡。
在香長平野散布著有幾個丘陵,岡豐山也為其中之一,是蛇紋岩所構成的山。標高97m,山之東側至南側斜面為急陡坡,北側為緩坡,西邊沿續著標高49m的小丘陵。在南側斜面下,流有國分川,從西邊到南邊有濕田。建城當時應也存在著濕地帶,是天然的要害。在北邊,似乎由地勢低的山脊延續到四國山地,但是於縣道(舊國道)被分斷,另外由於以前的公園化而建設的到山頂部的道路等,城跡不得不隨之改變。
岡豐城跡的發掘調查,是伴隨高知縣立歷史民俗資料館建設進行的周邊環境整備之一環,在縣史跡整備前的確認調查由高知縣教育委員會於昭和60年至平成元年實施了第1~5次發掘調查(國庫補助),平成2年實施了第6次發掘調查。
調查是對史跡部分的地詰、二之段、三之段、四之段進行。於地基,確認到舖石遺骸和石砌根基建築物遺跡、地鎮的遺骸,於三之段確認到土堤‧石牆‧石砌根基建築物遺跡,階梯狀的遺骸等。另外,有大量的土師質土器和舶來陶瓷器,刻有年號的瓦片等出土。
這些遺骸,根據發掘調查的成果,在不改變城跡現狀下一邊進行採伐和栽種,於遺骸上填土,復元至出土狀態。
岡豐城的建城年代雖然還不明,但估計從15世紀後半包含永正5~6年(1508~1509)的城池陷落時期(長宗我部元秀時期),沿續到天正16年(1588)轉移至大高坂城為止。
岡豐城跡的詳細內容請由此進入
縣指定
長宗我部元親木造坐像
藏于高知市秦神社
長宗我部氏的家徽
圓圈裡有七片醋漿草
詰石砌根基建築物遺跡﹑舖石遺骸(復元)
從城跡,與瓦片和土師質土器片一起,出土了被稱為青瓷‧白瓷‧藍釉瓷器和舶來陶瓷器片、瀨戶‧備前‧常滑等國產陶器片、青銅‧鐵製品,硬幣等。另外刻著有年號的瓦片和火繩槍的彈丸和信仰關連的遺物、鐵製品、硬幣也出土了。
![]() 天正三年銘瓦 |
由此瓦片可推測長宗我部元親於統一土佐國的天正3年(1575)進行了大規模改修。瓦片上刻有「おかう之御…」「…天正三年」「□□…」。 |
![]() 犬形土製品 |
![]() 彈丸 |